JavaScript 近些年发展火热,逐渐印证了一个 Atwood 法则:凡是可以用 JavaScript 实现的,最终都会用 JavaScript 实现
如今一个全栈系统,从前端到数据库,可以完全使用 JavaScript 一种语言。还有很多人正在致力于把 JavaScript 推向更多的领域中。
而 Web 技术(html+css+JavaScript)由于 NW 和 Electron 的出现,已经可以编写桌面程序了。正是由于 JS 的优秀模块很多,以及 HTML+CSS 的界面容易编写和掌控,纠错工具丰富,很多人愿意用 WEB 技术进行开发。现在比较火的桌面工具有 VS-Code 编辑器和 Atom 编辑器。
总结一下:由于 WEB 技术的便利性,WEB 技术涉及的领域也就越来越多,再也不是浏览器的专利了。
Web API 虽然历史悠久,但是真正使其推广流行的应该是 Twitter,而后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其得到更大发展和普及。移动设备如果没有 Web API 基本就不能工作了。Web API 的普及,也使得网络服务之间相互连通,形成一个更大的服务网络。总之,如今的 Web API 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了。
Web API 更多的是一种服务,或是一种数据交换模式。只要语言带有 HTTP 的网络访问功能,就都能使用。提供 Web API 的公司,发布 Web API 后,一般也会同时发布一些常用语言的 SDK,方便相应语言开发人员快速上手;但是如果语言比较小众,没有提供相应的 SDK 也没有关系,编写一段 HTTP 的请求,也是可以交换数据。
从编程的角度来归纳一下 Web API 特点就是:
语言之间的相互借鉴也越来越明显了,比如:
与其说是相互借鉴,不如说随着语言的发展,一些语言概念逐渐成为了标配,如果没有,就算是一个不完整的语言了。比如说类,匿名函数,常用数据结构等都成为了标配。
语言解析器(Parser)在过去自是作为编译器的一部分存在的。如今,它已经独立出来作为一个模块或者工具来使用了,这个对于一个语言的生态有着很大的意义,促进了语言生态圈的良好发展。
独立出来的解析器,可以用来编写以下和语言有关的工具,这些工具都是用来优化代码质量的,提高编码体验的。
数据交换语言发展总体来说就是从 XML 主流逐渐发展到 JSON 主流的过程. 虽然 XML 现在应用还是非常广泛,但是由于其复杂和标签占用空间大,逐渐被轻量级的 JSON 给代替了。尤其 JSON 与 JavaScript 天然兼容,无需解析,直接使用。所以在很多网络技术中 JSON 是优先使用的。
而如今很多配置文件也是用 JSON 实现的,比如 Composer 和 node 的配置文件。
JSON 的阅读方式更符合程序员的阅读习惯,格式化后的结构一目了然,容易理解。
正是以上这些原因,使用 JSON 作为数据交换语言可以说在编程界里,是大势所趋了。